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

孩子的競爭力是什麼?20090407

 
為了替網醫育兒單元耕耘些文章,近日來四處爬文,也算收穫不少。

看得越多、越覺得養兒育女的方法,實不能以偏蓋全。

話說孩子未來的競爭對手,應該是擁有相同文化、相同語系的中國同胞。在一胎化政策影響下,大陸父母對子女寵愛與要求,已幾近陷入瘋狂現象。

提早學習,是避免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第一選擇。在大陸重點都會區,孩子從三歲就進入明星幼稚園就讀,想要進入這專家口中的夢幻幼兒園,除了捧大把鈔票之外,還得要視孩童的資質、父母的素養,逐一面試。

從三歲開始,這些孩子就離開家庭,過著住校的生活,每天從早上八點開始學習,一直到晚上八點半才下課。除了中文、珠算、數學之外,他們超過半天的時間專注研習英文。

正因為如此賣力的讀書,中國的英文素養,在亞洲國家排名第三,僅次於英語系國家印度及菲律賓。

一些台商的子女要轉入大陸明星學校就讀,還被指稱:「喔!台灣來的,進來程度可能會跟不上!」因為不管是數學、國語文或是英文,起步已落後大陸學生一至二年。

回頭看看台灣,爬文中也發現了前新聞局長蘇起與其新聞背景的妻子,以培養語文能力為優先,讓孩子研習中文、台語、日文、英文等四種語言,因為他們認為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奠定未來競爭力的重要關鍵。

週六的早晨,在車上聽到幸福小學堂節目的一段談話,也讓人印象深刻。

節目中表示,在台灣不少父母為了提升孩子競爭力,在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學英文。以台北市為例,小一就開始上英文課,而一些沒有機會先研英文的孩子備受挫折,專家認為這樣子的過早學習,反而讓弱勢的孩子提前在小學三年級就放棄英文。

所以這個節目中提出的專家們主張,孩子學習英文的時間,應該從小五才開始,原因是不會在太早就放棄學習。

坦白說,如果以太早就放棄學習的觀點來鼓吹孩子們應該晚點再學英文,個人始終認為這論調的觀點實在薄弱。

語言就如同數理一般,每人的天賦皆有不同。有些人就是有語文的天份,可以同時應用八種不同國家的語言,也不覺有障礙,而有些孩子就是專通數理,對於數字演算非常拿手,一點也不畏懼。

其實在鑽研到底要什麼時候讓孩子學外語,不如先找出孩子的興趣。

因為放眼天下,基本科目英文、數學及國文,應該是未來的人才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。相信要擁有這三項才能的人一定是彼彼皆是,要如何與眾不同、並且能脫穎而出,就要靠專才的培養。

在觀看的文章中,有人提出孩子至少要培養三項以上不同的才能。因為隨著科技的發達,下一代的壽命可能超過百歲,在漫漫的歲月中,如果只靠一樣專才,他的人生可能會趨於劣勢、或是乏味。

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,弱勢家庭的孩子,未來的競爭力又該何去何從?

在台灣提前學習的風氣也開始盛行,在小兒入學後一年,讓我有更深刻的體認。在周遭我見到不少孩子,從幼稚園就開始補英文、學珠心算、唸經書與讀唐詩,這些孩子確實在低年級入校後,在課業上一路平穩,領先同學。

但是這樣的持續力,能有多久呢?我想只有時間才能證明。只是等時間過去,若發現教育方式錯誤時,又該如何呢?孩子不該是達成父母願望的犧牲品,與其讓孩子聽話,或許該先聽聽孩子他要的是什麼。

近日有篇文章表示家庭年收入低於140萬元者,皆不能稱為中產階級。雖然培養孩子三項專長過於沉重,但是至少應該也要找出孩子一樣的潛能或是興趣,因為碩士、博士生失業者滿街皆是,而高明的化妝師或是理髮設計師,他們的收入早已遠超過許多中產階級。

若以收入來衡量競爭力,會讀書,將不會再是唯一的條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